1)第330章 名不符实?_这个主持人太专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名不符实?

  叶落一共给了三首诗。

  乍一听起来,好像不怎么多。

  但实际上,除了这三首诗本身之外,还有许多的配套“小说桥段”。

  毕竟,叶落写的这本《大唐诗仙传》,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诗词集,而是一本虚构的小说。

  有主人公,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李文正没直接说是三首诗,而是说“小说节选”的原因。

  说白了,叶落给他们的,是三个小说中的片段。

  大伙儿此时都在低头看着眼前的A4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元十三年这个时间。

  已经读过王维和孟浩然的故事,大伙自然对“开元”不会陌生。

  说起来,叶落在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开元盛世”这个说法。虽然他从来没有特意的描写过这个盛世如何,但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的行为当中,感受到这个大唐的强盛。

  哪怕叶落这几本书侧重的都是文化方面,但读者们是能够切实感觉得到,王维、孟浩然他们所处的开元年间的大唐,比之刘禹锡、白居易他们所在的那个大唐,要繁华强盛的太多了。

  继续读下去,大家又愕然的发现,在这一节选当中,最先出现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李白。

  而是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

  孟浩然!

  开元18年,孟浩然即将前往广陵。

  作为其挚交好友的李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

  事实上,这一段剧情,对于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来说,并不算突兀。

  因为,在之前的《大唐诗星传》当中,叶落就曾经写过孟浩然与李白之间的故事。

  只不过,那时候描写的并不详细。

  而且当时是以孟浩然作为主视角,读者们只知道孟浩然在开元15年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小他12岁的诗人,名叫李白。

  但现在看这篇节选,则是以李白的视角展开,而且描写的明显要比之前详细的多。

  别看内容总结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叶落的小说当中,是有着许多细节和心理活动描写的。

  等两个人在江夏相会之后,叶落又花了大篇幅描写两人是如何游玩、相处,最终李白在长江边的黄鹤楼上设宴,为孟浩然践行。

  席间,还有诸多的名流文士作陪,推杯换盏之后,李白写下了一首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终于读到诗词的部分了!”李文正忍不住说了一句,“叶老师的诗词虽好,但他写小说的这部分,真是显得有些枯燥啊。”即便是他研究古典文献方面的人,在读叶落这些小说的时候,都不免感觉有些无趣。

  其他人也都深以为然。

  叶落的这些书,虽然名为小说,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读者,都是冲着小说当中的诗词去的。

  如果单看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