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 仙气浩渺!_这个主持人太专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这是一首梦游记,也是一首游仙诗,更可以看作是一首离别诗。

  众人都打起了精神,这样有着多个主题的诗,他们读过的不多。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瀛洲。

  天姥山。

  这两个地名,大家都知道。

  但是,接下来关于天姥山的形容,却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这是极致的夸张!

  他们在《将进酒》当中就已经见识过了,但此两句的冲击力,还是让大家头皮一麻。

  这种天马行空的行文造句,真的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用词大胆,却又瑰丽雄奇,还不显突兀,着实让人心中叹服。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这几句当中,倒是好理解,主要是里面提到的“谢公”,让他们有些皱眉。

  大家搜肠刮肚的想了又想,也没能在历史上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最终,只能叹气,这又是叶老师留下的“伏笔”吧?

  他们也算是早就习惯了吧,知道叶落在创作过程当中,喜欢自己原创一些人物,或者典故。为的就是给之后的书,留下一个“钩子”。他的这个习惯,从当初写的第一篇文章《陋室铭》中就开始了。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当时不知道困惑了多少人。现在大伙知道诸葛庐是什么意思了,但西蜀子云亭却迟迟没有解释。

  也许,叶老师自己都忘了吧?

  众人也见怪不怪了。

  没有深究,懂得大致意思就行。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说实话,这首诗相较于之前的那两首来说,就显得晦涩难懂了许多。

  其中好些诗句,就连他们这些专门研究古典文学的教授、专家,都需要细细的琢磨一下,才能反应过来说的是什么意思。

  倒不是说这里面有多少生僻难懂的字眼而是这首诗行文之时,思维太过跳跃了。

  初次读来,如果不好好琢磨一下的话,那还真容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