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二章 加冕仪式;阅舰式的风波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有所思的乔梁颔首道:“就看是继续强硬还是好言好语的温和了。”

  “英人岂会作软弱姿态?”

  “这可说不准,一手萝卜一手棍棒又不少见。再说了,兴许英国人哪天就认清形势了呢。”

  “饶是如此,他们也不会主动提出的。”吴原钦深知大英帝国许多时候同样死要面子。

  “若真是那样倒也好,”乔梁笑了笑,“他们想要体面,那便给个体面。”

  英国人当然不傻,明人对南洋地区垂涎三尺、致力于将之变成后花园,这可以说是必然的。

  一个庞大的帝国怎么可能长久的容忍其它国家的势力堵在自己家门口?

  在此之前英国人从未有丝毫服软,一直坚决表示如果大明侵犯、颠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利益,那么战争绝对不可避免。

  大明也是屡次试探,派舰队巡航、派人公然搜集地形资料、故意挑拨侨民闹事之类的事情没少干,英国方面自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外交抗议。

  角力了这么些年,大明君臣已经把试探当成了例行公事一样的举措,说不定哪天英国人真就低下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高贵头颅呢?

  风和日丽的十月二日便是英王的加冕仪式,整个伦敦的氛围都因之而变,庄重中带着几分激动,离家前去参观的人们也大多兴致盎然,街道上车水马龙,随处可见正在竭力维持秩序的警察。

  加冕仪式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时期和君主意愿,但大体上是相近的,至少基本流程不会变。

  英国从古至今的加冕仪式基本都在坎特伯雷、威斯敏斯特这两座大教堂之间做选择。

  而这一次,乔治六世选择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加冕。

  上午八点多,在皇家骑兵们的护卫下,乔治六世与妻子伊丽莎白自伦敦塔启程前往大教堂,途经特拉法加广场、议会广场。

  君主的加冕仪式自然是由大主教亲自主持的,待到四十二岁的乔治六世缓缓坐到那有着超过七百年历史的椅子上以后,大主教便开始宣读国王应当履行的职责与义务。

  最后,他郑重问道:“陛下,国王加冕誓言被视作与法律相同,你愿意宣誓吗?”

  神色肃穆的乔治六世颔首道:“我愿意宣誓。”

  “你是否在尊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它领土的习俗的前提下进行治理。”

  “我会的。”

  大主教接着奉上誓词,乔治六世则拿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至此,加冕誓言正式生效,大主教缓缓扫视在场的所有人,接着示意众人祝圣。

  号声和乐声响起,大教堂中的全体英国人和英联邦代表都齐声高呼“天佑吾王”。

  接着,象征宗教权威的宝球、代表君主权力的权杖,寓意正义的鸽子金棒都被先后授予乔治六世。最后,大主教则把一顶十七世纪时制作的金质圣爱德华王冠戴在国王的头上。

  移步到一旁的王座以后,在场的全体王室成员都一齐跪地致敬。

  等到王后伊丽莎白的加冕仪式结束以后,国王与王后乘坐著名的黄金马车进行巡游,结束后返回白金汉宫。

  头戴高高的熊皮帽子、身着鲜艳的红色上衣和黑色长裤的皇家卫兵总是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初次目睹这些卫兵的装束自然更加让人好奇。

  “炫耀武功罢了。这种熊皮高帽本是法国人的最爱,他们甚至给不同的兵种规定了帽子的高度,还搞上许多花里胡哨的配饰。”乔梁向吴原钦解释道:“滑铁卢之战以后,英国人的卫兵也换用了这种帽子,说是纪念来之不易的胜利。”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