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六章 父子辩驳;上元佳节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饭的弟弟,然后把目光收了回来。

  这个同父异母的皇弟年纪还小,尚不及弱冠之年,而且也相当的我行我素,喜欢捣鼓自己喜欢的事物。

  形象说来,就是朱厚照第二。

  鉴于朱立锲的储君之位稳稳当当,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争权夺位的可能性,索性就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了。

  相比起对皇太子的批评,皇帝对朱泠婧的语气就要舒缓多了,“时刻记着你自身境况,要自主,不可忘形。”

  意思也很简单,要牢记自己的皇族身份,地位虽然超然,但言行举止都代表了皇族,做事必须瞻前顾后。

  “谨遵父皇教诲。”朱泠婧立刻应了。

  从宏观上来看,至昌三十八年完全是分水岭的一年。

  根据去年年底敲定的财政预算案,大明今年的财政支出计划为253亿圆,其中军费分配到了96亿圆。

  至昌三十六年可以看作较为正常的、和平时期的预算分配,财政支出计划为241亿圆,其中军费61亿圆;最终支出略多于计划,为242亿圆。

  至昌三十七年因为基本战备法案的缘故,财政支出计划为248亿圆,军费69亿圆,但因为曹州大地震的损失和赈济,实际支出又多增一笔。但是在总体上依然是收支平衡的,未出现赤字。

  今年计划的军费跃升至96亿圆,相较于去年,军费一下子陡增了37%之多,具体分配为陆军29.6亿圆、海军34.5亿圆、空军31.9亿圆。

  这还只是战备的开支,考虑到今年要进行对东瀛之地的特别军事行动,实际军费开支必定远远不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成千上万人所需的给养大部分都得千里迢迢从本土运过去。

  这还只是陆军罢了,海军的战列舰加满燃油要六千多吨,一发十二寸半高爆弹价值三千多圆,国之重器威武归威武,烧钱也是真的烧钱。

  空军战机的维护保养同样昂贵无比,航弹的廉价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被嗤之以鼻的“地瓜”——五十公斤的轻型航弹每一发都相当于京城白领半个月的薪资。

  根据兵部的估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额外支出的军费大约在三十亿圆左右。

  大明权贵们已经感受到了战争迫近的氛围,但它尚未蔓延至民间。

  事实上权贵们对于战争毫无畏惧,反倒是充满了期待——只获益不遭殃,何乐而不为?

  军界渴望战争,以此建功立业,证明自身的价值,获取荣耀;政界期待战争,以此提升声望,实现抱负;民间商贾同样希冀战争,从而揽获订单,赚取丰厚利益,扩张商业规模。

  那些要直接受战火影响的寻常百姓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的,比如现役、预备役将士的家眷们,他们一方面希望丈夫或儿子能够建功立业来改善家境,另一方面又惧怕最终只会收到一纸殉国讣书。

  人人都想追求美好生活,只是那可能的代价却让许多人纠结不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悔教夫婿觅封侯。

  “什么?要演练?”

  “嗯,时期还没有敲定,但大概就是三月上旬吧。”

  经过这些天的斟酌之后,周长风决定还是向夏筱诗透个底,以免到时候陡然告知消息时太过于突兀。

  后者犹豫着问:“我听有个节目讲,朝廷要对倭国发兵,是真的么?”

  面带微笑的周长风只是盯着她那黝黑的眸子,什么也没说,但却又什么都说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