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七章 猎潜利器;大明海军决战策略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产。

  以大明的电子技术,能晚两年投入使用就不错了。

  要是早早的应用刺猬弹系统,不仅反潜效率提升不大,而且一旦被英美缴获,那最后遭殃的反倒是大明海军与德社海军的潜艇部队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太大。

  所以周某人打算等潜艇通气管技术成熟了、机载雷达量产了,再抓住良机应用刺猬弹系统,三管齐下,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占据反潜效率优势。

  反正它的技术难度不高,个把月就能投入小批量生产了,不存在到时候有心无力的情况。

  周长风在第二天告假,专程前往都府参谋处讨论战略进攻的策略。

  硬朗方正的建筑点缀以传统纹饰,大都督府官署的外观要现代化许多,置身于此的感受和在兵部等地有明显差异。

  “嗐,来晚了啊,正巧今天趁早开了一回推演,开始半个钟头了。”

  周某人本就是这儿的常客,参谋处人员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一行人随即去了二层的四号大厅,也就是海战推演间。

  与以前的正规推演一样,现在进行中的推演为了增加实战中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滞后与失真,两边负责推演的参谋都置身于角落的屏风之后。

  那边摆着桌子、挂着地图,命令会由跑腿的人传递给大厅中间负责巨幅沙盘的人,然后再把战况反馈回角落。

  今天进行的推演位置是所罗门海,预想明军夺取所罗门群岛来切断美澳联系,而明军舰队和美军舰队在此交锋。

  “话说,这是分舰队级别的战斗吧?”周长风问道。

  领他来的海军上校点头道:“没错,不是主舰队,主力都在外线游弋。”

  “嗯…舰队决战的推演最近有做过吗?”

  “前些日子连做过几次,这几天倒没有。”

  明美舰队决战的推演通常一年半载就会来上几次,而且每当双方有新锐战舰入役、新战术思想试验就会再次进行推演,二十年以来统共有上百次之多。

  在之前的战斗中,航空兵证明了自身力量,从前设想的大舰巨炮的海战模式自然也要被改写。

  一边调整作战策略、组织模式,一边进行测试、推演来验证。

  即使在三十年代这一时间段,具体到指导思想和战役部署上,大明海军和历史上的日本海军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虽然因为国力的差异IJN存在兵力劣势,但是USN毕竟是劳师远征,存在劣势,所以有“对美七成论”之说,这个结论指的是IJN只需要相对于USN大约70%的兵力就可以有效抵御之。

  然而后来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日本人只争取到了相对于美国人六成的主力舰吨位。

  因为达不到七成,所以日本人就只能采取先削弱再决战的策略,于是便有了著名的“九段渐减邀击作战”。

  【配图】

  大致思路是从一开始就不断派出远洋潜艇骚扰USN,接着以航空母舰进行削弱,再以潜艇进一步削弱,然后派出夜战舰队实施夜间奇袭,最终IJN再让以逸待劳的主力舰队和残缺不全的USN远征舰队进行决战。

  这一策略影响了许多兵器的研发,迷信以小博大的日本人量产了使用氧气的九三式长矛鱼雷,射程与威力都格外惊人,全世界仅此一家。

  然而,理想很丰满,实际情况众所周知很骨感。

  相对于因为天然存在劣势而偏执、极端的日本人,明人针对美国人的策略就要从容很多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