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九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出奇兵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路那支部队什么时候可以登陆?”

  与周长风猜测的大体一致,澳军在莫尔兹比的布防策略就是坚守远郊、纵深抵抗。

  担任澳军第8步兵师师长的弗农-斯特迪少将认真研究了过往的明军登陆战例,还专门琢磨了周某人的指挥习惯。

  他认为,己方在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孤立条件下作战,必须尽可能避免任何无意义的兵力损失,这样才能长期抵抗来争取时间。

  综上,只有依托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才能最大化减少敌方陆海空优势火力的巨大杀伤,避免无掩护的野战。

  基于这一理论,第8步兵师将莫尔兹比囤积的大量军需物资从城区仓库向丘陵中转移,在那儿搭建了几十个补给站、野战医院、兵营,并进行了良好的伪装。

  同时他们依托起伏不平的复杂地形构筑了大量野战工事,因为库存有许多水泥的缘故,其中还包含了相当一部分混凝土掩蔽部和暗堡。

  这样摆明了要龟缩死守,虽减小了意外情况而白白损失兵力的可能,但也会让自身陷入被动。

  可以说弗农的策略是很消极的,几乎将战争主动权让给了明军。

  又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此战必败的心理准备,纯粹只想竭尽所能地拖延大明攻略澳洲的步伐。

  就这样,防御莫尔兹比的第8步兵师、第12独立野战炮兵团、第3独立轻型坦克连的一万五千余澳军官兵在坚固的防线中静静地等待着疾风暴雨般的攻势到来。

  周长风不急于仓促展开进攻,既然澳大利亚人没有主动反击的迹象,那就慢慢登陆卸载重武器,然后再组织进攻。

  在此期间,一支偏师也悄然在巴布亚半岛东北部的一处海湾上岸了。

  这支部队包括大明陆军第三十六步兵师的一个营和第十九步兵师的一个斥候队,以及安南王家陆军第二步兵师的一个营

  前两者的编成地在大理府和桂林府,是正儿八经的云南和广西部队。

  这支一千三百多人的偏师由一〇七团团长游子陶指挥,奉命通过科科达小径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从北边奇袭莫尔兹比守军。

  欧文斯坦利山脉最高峰可达四千米,环境险恶之极,一丁点也不适合人类活动。

  这个鬼地方到处都是急流、山谷、藤蔓、烂叶、沼泽、丛林,遍布着携带疟原虫和各种病菌的蚊子、蚂蝗、寄生虫、毒蛇。

  历史上科科达小径战役最终以澳军胜利告终,主要缘故在于日军在战役层面上只有这一个主攻方向,科科达小径又太过于狭窄,无法施展兵力,最终因为补给耗尽而惨败。

  而明军则不然,二万明军已在莫尔兹比登陆,从正面展开攻势,走科科达小径这处险道的只是一支侧击之偏师,而且只有一千多人,补给需求量很少。

  周长风了解到这儿的复杂与困难以后,专门提议组建了这样一支精挑细选的部队,希望能给澳军的侧翼狠狠地来上一刀子。

  “蛇伤药发下去了没?药膏啥的都抹上,不舒服就吱声,硬挺就是自找死路!”

  “带足干粮,净水片片也得带好,一班人一罐,救急的吃食严禁偷吃,逮着了严惩!”

  “火升起来,这顿饭甩完就动身,动作快,兵贵神速嘛,各自收拢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