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六四章 友好合作协定;不,已经开始了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而选择与大明媾和的可能性――长远来看,意形的对抗优先级肯定会大大提高。

  尽管德中双方都相互提防,可当下的态势足够推动二者更密切的站在同一战线。

  在等待朝中答复批准应允以后,大明外务使团奉命签订友好条约。

  10月18日上午,使团与德社政府签订《德中友好合作协定》,因为事先已经多次洽谈,商议无误,故而签订过程非常顺利。

  「……为调和两国邦交之和睦,免遭不友善势力之威胁,兹特决意缔结友善协作之条约。德中双方全权代表交换国书,审阅权利证明,校对文本条款,确定妥善无误,议定下述各条:」

  「第一条,双方承认对方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条,双方继续进行正常合法的贸易往来。」

  「第三条,一方成为一个或数第三国攻击之对象时,另一方应始终中立。」

  「第四条,双方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友善的展开经济与技术之帮助,以及经济与技术之合作。」

  「第五条,双方须对关系两国利益的国际问题进行协商。」

  「第六条,此协定自批准之日起立即生效,有效期长五年,批准证明在南京交换。协定以德文与汉文书写,含正本与副本各一,均具备完整效力……」

  双方都比较满意,友好互助协定的商讨过程分歧不多,可以说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

  考虑到两国在意形上的巨大差异,协定能如此顺利一大半都要归功于英美。

  这些天周长风在柏林无所事事,琢磨着是不是该换个地方了。

  既然外务使团已经达成了此行的首要使命,那么接下来就该到西边的邻国去了。

  其实他挺想到德美两军交战前线去实地考察一番,反正也要途经法国,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是顺路。

  “没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看看我们是怎样教导美国人作战的,实际上自从萨拉曼卡战役以后,他们就不敢进行积极的进攻行动了。”哈拉德中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萨拉曼卡战役是理想丰满、现实骨干的典型例子,以逸待劳的美军希望打出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结果却因为自身的一系列疏漏导致反击时配合不到位、部队发生脱节,反被德军抓住时机吃掉了一部。

  整场战役历时八天七夜,美军第1集团军死亡三千多人、负伤一万有余、另有五千多人被俘,损失坦克百余辆、各种载具汽车八百多辆。

  而作为防守方的德军却只有三千多人的伤亡总数,损失坦克几十辆、汽车两百多辆。

  这场战役可以说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美军打怕了,再不敢那么乐观与自信。

  防守反击?拜托,防线能守住就感谢上帝了。

  周长风盯着地图沉吟道:“你们有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打算?美国人接下来只会不断增兵,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地形如果部署一两百万军队就无法整体撼动了,那样的话就又要上演欧战的对峙。”

  哈拉德中将摇了摇头,回答道:“可能性微小,经验告诉我们在多山的丘陵地形发动快速攻势的效果是很差的,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击退美军30到50公里,但这是极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