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部战线的故事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一道防线都以堑壕为基础,修筑有大量的机枪碉堡、炮兵阵地、掩蔽部、补给站、医院、食堂、邮局、伎院。

  防线后方十几俄里又是一道防线,对方即使奋力突破了第一道也会被第二道所阻挡。军官们说,这叫纵深防御。

  萨多克-比留科夫来到了他被分配到的重机枪班,除了他以外一共有九个人,伺候着两挺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

  掩体中,他看到一群人懒散的在打牌,于是小心地开口道:“补充兵报到,长官……”

  这些人的反应很平淡,但很快就转变了,因为他们瞧见萨多克从口袋里掏出了好几包香烟。

  一个消瘦的上等兵丢下手中的扑克牌,爬起来凑到他面前,语速很快地说:“我叫阿尔捷米,来自辛比尔斯克,这些是给我们准备的吗?谢谢你的好意。”

  说罢,这个瘦子就从中拿走了两包香烟揣进了兜里。

  萨多克在新兵训练营时听说能和前线士兵处好关系的最佳办法就是香烟,再不济也能免受欺负,所以他用八十个戈比在小卖部里买了十几包。

  这是一种廉价的杂牌烟,几乎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倒数第二便宜的,受战火影响,质量大不如前,但仍然比前线配发的要好多了。

  这些香烟被“群起而攻之”,很快瓜分一空。

  士兵们随后开始评议起这个新来的。

  “你看上去像个学生。”有人说。

  “嗯,一个月前我还在喀山音乐学院……”萨多克仍有些紧张。

  “音乐?你会唱歌?”消瘦的阿尔捷米已经在急不可耐的点烟了。

  “不……我是拉大提琴的。”

  “未来的音乐家!”

  重机枪班的班长――格列布中士是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声音洪亮,看上去一只手就能把重达二普特的重机枪给拎起来。

  “你小子很走运,我这里在过去的半年间只补充了四个新兵。”他吸着粗糙的卷烟,吞云吐雾。

  这里是17号重机枪阵地,一处用圆木、钢板、土袋修筑而成的掩体,是九个人…现在是十个人的战位。

  数千名士兵分散驻防在蜿蜒曲折的绵长堑壕之中,日复一日。

  乍看之下,这和二十多年前的欧战没什么区别,但坦克和飞机已不像当时那么原始且简陋了;医疗条件也好多了,即使是沙俄这样薄弱的列强,基本的输血技术和磺胺抗菌药也得到了应用。

  萨多克带来的香烟着实让重机枪班快活了一天,但在抽光了这些“精致”的机制纸烟后,大家又只能自制卷烟了。

  欧战的时候,沙俄士兵们会用手头能找到的任何纸张来做卷烟,报纸、信封、日记本,甚至连军令文件也不放过。

  这一方面和二十多年前很相似,如今国民共和军后勤部门为了方便通常也只向前线运送烟丝,士兵们必须想办法自制卷烟。

  初来乍到的新兵们没什么地位可言,打、骂、使唤是常态,萨多克明显是其中的幸运儿。

  格列布中士给阿尔捷米下了命令,要他教会萨多克如何在前线生活,并熟悉这段堑壕的路线。

  “这里还算安全,除了炮弹和飞机炸弹以外,不用担心敌人,‘红菜们’没有坦克是不会大举进攻的,他们最多只会派一些小队在夜晚悄悄溜过来奇袭。”

  “怎么对付那些奇袭小队呢?”

  “我们有地雷和铁丝网。”阿尔捷米透过掩体观察口指着远方,“我们还在铁丝网上挂了装碎石的空罐头,如果有人触碰到就会发出声响,直接朝着那个方向开枪就行了。”

  “我知道了。”萨多克点点头。

  “这两挺重机枪是美国制造的,威力很大,甚至可以对付一俄里远的敌人。”说着,阿尔捷米摸了摸M2重机枪的机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