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九五章 铁与血的碰撞;三色堇号,功莫大焉!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南亚次大陆和澳洲大陆作战的明军早在三月份就遭遇了M3格兰特中型坦克,不过对于太平洋战场的明军来说,这还是他们首次见到美军正儿八经的中型坦克。

  周长风在《南洋作战辑要》中指出,抗登陆作战并非不能实施反冲击。

  如果能在恰当时刻坚决果断的投入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发起反击,完全可以重创滩头之敌。

  可难就难在如何把握合适的机会,如果选错了时机,那就等同于白白送死、浪费有限的兵力。

  因此他在书中只建议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采用这种兼具巨大风险和巨大收益的策略。

  十四师上下没有料想到美军会实施如此浩大的反击,他们普遍认为胆怯的美军只会龟缩在坚固的工事中发扬火力,除了炮弹多以外不过尔尔。

  可是纵观人类历史,战争从不会准确按预料的形势发展。

  被炮火打击的登陆部队本就较为混乱,破片横飞、沙土四溅,士兵们趴伏在弹坑中寻求掩护。

  军官们的命令难以传递下去,一时间无法组织起成规模的应对,各营各队只能各自为战。

  第四〇步兵团的团部在之前就跟随第二梯队上岸了,但因为遭到美军炮火急袭,指挥控制还来不及建立就被打断了。

  “稳住阵脚,别乱!请舰队以前方二百公尺为界,拦阻敌军后续大队!”

  团长王见诚能够调动的兵力仅有左右两边各一个队,而且大家还分散在各个弹坑中。

  连绵不绝的炮火严重干扰了无线电的通话质量,传令兵只能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其间一个班一个班的通知。

  明军各营各队的迫击炮陆续开火,向正在向冲击出发阵地前进的美军步兵倾泻炮弹。

  士兵们使用四〇式80㎜无后坐力炮拼命还击,几辆谢尔曼和斯图亚特被击中趴窝,但其余数十辆仍在不断开炮扫射。

  M4A1谢尔曼发射的M48型75㎜高爆弹装填有667g梯恩梯,对软目标效果拔群,一炮过去方圆十余米血肉横飞,威胁甚大。

  【配图】

  伴随第一梯队上岸的明军两栖坦克在设计上就不是为了和敌方坦克正面对抗的,可在此要紧关头哪能退却?明知不敌也必须应战。

  十多辆元年式两栖坦克用它们的三八式坦克炮向美军坦克发射破甲弹,一些谢尔曼和斯图亚特被击中。

  几秒后,耀眼夺目的火焰从炮塔座圈激射而出!

  诚然,破甲弹让两栖坦克也有了击毁敌方坦克的可能性,但脆弱的装甲根本不适合甲弹对抗。

  它对别人可能无法一击毙命,别人对它却一发即毁!

  尽管王见诚的请求说的是以二百米为界限,可海军却不敢这么冒险,三艘轻型巡洋舰接到的命令是向距前沿三百米的地方开火。

  数以百计的炮弹从近海“纷至沓来”,炸起了一堵可怕的烟火之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