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半途之中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际线。

  通往巴蜀之地的长路漫漫,窗外的景致千篇一律,除了山峦丘陵就是连片的田亩;偶尔会出现开着拖拉机的农夫,或者骑着水牛的孩童。

  大明军队森严的等级区别体现在点点滴滴——军官客车分作将校尉三个等级,士兵们的篷车不在此列,军列将会严格依照运送部队的建制进行临时编组。比如周长风所处的客车就是被改造过了的校官车厢,这一节客车车厢被分为两大两小共四个隔间,可供两名校官与其勤务兵生活。

  铁路只通达成都,在那之后就得转为行军了,也就是说现在只剩下一天半可以看书,排除吃饭睡觉,留给周长风的时间并不多。

  诸如《战术学》《机动部队作战方略》之类的理论书籍他基本上只瞟了几眼,浏览的重点被他放在了《步兵操典》和《陆军实战辑要》上。

  此外,军队标号也不容忽视,因为明军有自己的军事符号。如果辨不清队标和队号的话,到时候连地图和决心图都看不懂,还打什么仗?

  好在潜意识中的碎片化记忆一直在给予他反馈,所以周长风的速度非常之快,唰唰唰的翻页声几乎没停下来过。

  要是在后世,怕不是都能拿去拍量子波动速读的广告了。

  根据他现在所知晓的信息,周长风对这个世界的明军已经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其现代化可不是闭门造车得出来的,少不了有欧洲国家的帮助。

  与原处世界线在相同时间的大杂烩中國军队不同,在这个世界的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几十年里,法国人可谓手把手的教学与帮助明军的现代化建设,称得上是兢兢业业的指导老师。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不可能和老师完全一致,何况作为学生的中國军队自己的底蕴也非常之深厚,如今的战术体系大部分是明军因地制宜的摸索出来的。

  就编制而言,周长风所属的禁卫第三旅是摩托化混成旅就是比较有特色的编组模式之一。

  混成旅是一种特殊的编制,属于综合型单位,明军通常将之作为第一梯队的战略预备队,因为其规模较小,便于快速部署,且可以独立遂行战斗行动。

  师虽然可以独立遂行任务,但太大,部署不灵活;团虽小,可无法单独完成战斗行动。

  在四年前也就是至昌三十二年的军事改革之后,二旅四团制的四方师被三团制的三角师所替代,原本作为从属单位的旅则被单独拎了出来,成为独立的特殊编制。

  在本质上,混成旅其实是一个迷你版的师,而标准编制表中,它是这样组成的:

  本部——旅部卫戍队宪兵队通讯队;

  勤务支援单位——辎重营医护队炊事队邮政所兽医所修械所;

  战斗支援单位——山炮营野炮营侦察营工兵营战防炮队防空炮队防化队;

  战斗单位——五个步兵营。

  就编制而言,其总兵力超过八千八百人;此外,由于第三混成旅是摩托化部队,在实际建制中装备了许多的摩托车越野车卡车,替代了大量的骡马。

  这一天的正午时分,正当周长风在滋溜滋溜的吃着一碗面条的时候,谢万诚拿着一封电报快步而来,沉声说道:羚芝那边的总指挥来电,严令咱们加紧赶路,二十六日午时必须抵达羚芝。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