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孔子入道_成道从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大,光明,刚直。至刚至大,又无处不在。

  孔子心念一动,引动满腔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随着孔子一呼一吸,丝丝缕缕不断的化作点点滴滴的法力。

  杨拓看着孔子,心道:“他还是走上了这一条道路,这样也好,不用担心会影响他的根基。”

  看着孔子将胸中的浩然之气,凝炼成法力。这法力也继承了浩然之气的特性,至大至刚。

  其与佛门法力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妖魔鬼怪有着巨大的克制力。

  这浩然之气虽然不错,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很难从外界获得。虽然天地之间,也充斥着浩然正气。

  但是需要以自身的浩然之气为引,当才可以引动。这就造成了儒家修行法门,需要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在养出自己的浩然之气以前,儒家的修士是没有任何自保之力的。

  他们养出浩然之气,就和仙道德筑基差不多。不过仙道筑基,有迹可寻。

  在拥有正确的方法之下,快不过百日的功夫,就可以筑基完成,慢也不过三五载时间。

  儒家的浩然之气则不一样,虽可以读书明义,修身养性。但是养出浩然之气的时间可不一定。

  快得三年五载,十年八年,慢得话三五十年,也未必可以养出浩然之气。

  这也就造成了后世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也未窥门径,到死都没有入门。

  再加上孔子以杨拓所传的练气术为根基,创造出儒家修行之法。这修行之法就保留了练气术修行缓慢的缺点。

  不过这些缺点在孔子身上,可一点都体现不出来。

  孔子在还未修行之时,就已饱读诗书,又明确了自己之道。满腔浩然之气,已有透体之象。

  随着孔子的修行,慢慢的就将他这么多年的积累,化作了如今修行的资粮。

  这还不算,他的神魂之中,有灵光闪现。随着他的修行,那道灵光慢慢的自神魂之中浮现。

  在杨拓眼中,只能看到一道灵光,却看不清这道灵光的形体。不过灵光之中不断的有浩然之气涌出。

  孔子在这件灵宝的帮助下,慢慢的进入了深层次的修炼之中。杨拓虽然也很好奇这件灵宝究竟是什么。

  但是宝物有灵,并未显出形态。杨拓也不愿强行查探,不过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相传盘古大神陨落之时,胸中一口浩然之气,化作了一件灵宝。孔子神魂之中的灵光,墨非就是这件灵宝?”杨拓暗自猜测。

  看着眼前的孔子,怕是一时半刻不会醒转。杨拓看了看,发现孔子的修行并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只是最基础的练气术,越是基础的功法,越是危险小,几乎没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杨拓随后退出了这间讲堂,并布置了一个简单的阵法,将这间讲堂隔绝起来,以免其余学子打扰到孔子的修行。

  孔子这一修行,就是三年。三年来,孔子的弟子经常追问孔子的去向。

  杨拓都以孔子正在修行来解释。

  一开始还好,时间长了,一众弟子都有些疑惑。

  他们从未见过孔子修行,如今不止学会了修行,而且一次修行,居然需要这么长时间。

  这个时候,杨拓就会将孔子的弟子带到孔子闭关的这间讲堂。虽不允许他们打扰孔子修行,但是在外面也可以看到孔子的身影。

  如此,方才将孔子的一众弟子安抚下来。杨拓有些时候,都很羡慕孔子。

  他的这些弟子,可是真心尊敬他。若只是一个两个,还可以说的弟子的品行好。

  但是所有弟子都是如此,那么就不止是弟子的品行好,也是孔子教得好,才可以将众多弟子都教育成才。

  孔子这等教育的手段,杨拓可是佩服不以。他的三个弟子,大弟子羽翼仙与二弟子袁洪,都是被强行收服。

  三弟子真武,也是懵懂之间收下。他们或许也很尊敬老师,但要说从心底里有多少亲近,却也未必。

  虽然时间久了,双方总会生出一些师徒之情。但是与孔子的教育水平相比,却是差得太远。

  杨拓心中有些嘀咕:“我是不是对几个弟子关心的太少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