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地狱深坑 中_人联荣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一开始要卡尼菲克使用电磁武器时,少校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而事实上在轻武器的选择上,兄弟会也是经历了一番犹豫。

  从人类掌握了“受热膨胀”这个基本的物理原理开始,化学动能推进的弹头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将数百上千焦耳的能量聚集于一个指尖,战争便进入了非接触作战。因此,对武器性能的需求要求人类掌握做功更加高效,初速度更快,携带动能更大的弹药推进方式,而在二十世纪初开始,硝化棉.tnt乃至更强大的hei索金炸药都被化学家给研究了出来,而子弹的速度始终无法超过三倍音速。

  当然,虽然化学能推进已经到达了极限,但这在过去不是个问题,试问可有任何一种生命体能抵抗850米秒速出膛的子弹呢?士兵们信赖他们的武器——军队是个保守的地方,因为他们所依靠的都是过去用血汗验证过的东西,对于突然提出的换装很多人表示了不解和抗议,不乏有识之士表达忧虑。

  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就越不可靠,粒子束?电磁轨道步枪?它能在浸泡过泥水,经历风沙和尘埃后像纯机械式步枪那样可靠运作吗?请不要拿士兵们的性命开玩笑!

  所以,关于武器升级的考虑至今也没有结束,不少人提出了智能弹头的说法——在枪弹中装入制导芯片,并且末端加上一个火箭助推器以增加威力,李徳当时脑子里就想到了“爆矢”这个举世闻名的武器。但这很快就被打消掉了——首先这个概念不新鲜,不过是坦克正在使用的炮射导弹的步枪版本,况且排除成本,它的本质依旧是子弹,就算有内部复杂的结构,用在5.56口径的子弹上也不会增加多少效力。越是要增加效果就越需要更大的装药量,最后武器的口径越来越大,以至于超出了单兵可携带的范围。

  经过计算,20mm是为最佳,而20mm口径的榴弹和机炮已经有了相似的智能弹头,这项技术完全是个鸡肋。想象和现实总是脱轨,武器是分工的,越想堆砌数据和多功能就越会陷入“木桶效应”挣扎于填补短板中。

  也许定向能还不够成熟,但考虑到未来可能面对的星辰中那些未知的敌人,李徳只能靠自身的权威强压着士兵接受新武器。也许损失在所难免,但不成熟的总会改良到成熟,而拒绝接受便是关上了变革的门。

  他不想要未来自己的部队损失惨重时才意识到抢占先进的重要性。

  而对于用来检阅新技术的特种部队们来说,在习惯之后,电磁武器似乎也并不赖。此时的少校正蹲伏在峡谷的一个制高点,他的队员们分别埋伏于左右。谷底锅炉的浓烟成了他们绝佳的掩护,从高处俯瞰下方,深入这个地狱如此之久,却突然冒出充满人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