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坦,屹立于大地之上 历史篇_人联荣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代提坦战甲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人联10年,即月球战役之时。出于对低重力外太空陆战的需求,接受人联军方请求的工研部开启了“提丰”动力外骨骼项目。

  军方的要求简单却复杂,他们要求以外置的装甲保护士兵,以外接的能源维持长效的作战,并且是一个能够搭载超越传统作战火力的平台。基于需求,讲究效率的工研部立刻延伸出两种设计思路。

  第一种设计思路已经经由不久后列装部队的“提丰”战斗服为世人熟知,军方很看重这种能够对士兵进行强化以达到更佳战术优势的动力装甲服,在接下来的数年间提丰战斗服迅速升级到2.0,延伸出数个型号成为了人联精英行动人员的标准配置,活跃于军警工程抢险等多个领域。

  而第二种路线并不常被人提起,或许是军方的宣传片中总是身穿战斗服的人联士兵,手持武器奋战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侧面的剪影,又或者是单纯地忘记了,但这第二路线并未消失,它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下来。

  这第二路线的起源也很简单,当年的研究人员将灵感的来源投向了旧式的狼獾双足机枪火力平台机甲。研究者认为,面对beta这样的非传统敌人武器也不必局限现代战争的经验,他们尝试打造一个由双人操纵的五米高机甲,思路是一人操纵另一人瞄准开火,火力对beta这类虫群定制强化。初期设计是四足四臂机甲,但为了增加月面环境下姿态推进器又取消了一双腿部,但过多暴露的电磁关节又容易被导电月尘污染,影响可靠性,并且随着beta出现光线级,个头太高的战斗机甲比起不过两米高提丰战斗服太容易被击中,并且这样的大家伙对于当时还十分有限的人联太空运载力来说是不可容忍的,落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号项目组的实验机体与资料被转到了太空工程部门,相关的搁置长达半年。后随着人联军方向锡拉输送了一批研究用战术机,一些工程设计思路被二号项目组的工程师吸收。相关的重新设计工作在并非官方项目的情况下,由不愿放弃设计的工程师自行完成。这些实验机体比起前辈,更加突出了“拟人”这一特点,最初一批工程师着重理解了人联军方“低廉的学习成本”这一要求,他们大胆的采用了“医用义体技术”的运动神经远程同调技术来取代“动作预测vi”,尽管有些笨拙,但被工程师亲切称呼“提坦”,以和提丰相对应的新装备,是一种几乎不需要学习和培训就能驾驶的装备。

  你只要登入驾驶舱——位于机甲后背隆起宛如驼峰的座舱内,然后戴上脑电波读取头盔,或者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穿上能读取皮层下电流的驾驶服,就能用意念来指挥活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