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坦,屹立于大地之上 装备篇_人联荣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广泛存在。它们会与空骑士的四人小队一同从轨道上投射下去,大多数都是4(重步兵)+1(提坦)+4(无人机组)模式,不过当空骑士们需要时,额外的提坦战力也会被轨道空投下来,与空骑士完成1+1的战斗配合。

  机体设计:阿特拉斯型提坦是一款高5.9米(站直),肩宽2.1米,胸宽1.45米,蹲下2.6米,趴下1.7米的强大战斗机甲,全重达到9.5吨,使用了黑瓷外挂装甲的话会达到13吨,武器重量另算。

  阿特拉斯采用了仿生架构,其四肢骨骼由集束纳米纤维管制成,驱动由纳米生化肌肉完成。其全身肌肉内有冷却剂和维护液在流动,因此提坦受损很可能流出极为冰凉的浅色液体与汽化的雾。提坦没有头部,它的侦测器是由胸口周身的光电侦测器与雷达组一同完成。驾驶舱也同样位于胸口,一名穿戴狮鹫战斗服的重步兵能够在没有配加额外装甲导致自己过于臃肿的情况下在提坦胸膛内屈腿坐稳,使用战斗服与提坦的视觉共享观察外部情况,或者通过脑波链接进行内部思维操控——绝大多数都没必要,因为光脑会完成它应做的一切,提坦的侦测效率与战术思考速度比一般空骑士更快,人为操控并不能做到更好,因此重步兵们时常将驾驶舱视为“铁妈妈的襁褓带”,可以省点脚力。

  提坦的双手上有一块大肩甲,这是整个机甲最硬的部分,使用了货真价实的黑瓷材料,可以正面抵抗一次坦克级别的火力——注意不是陆军的长牙猛犸,提坦无法对抗猛犸这个级别的重型装备,也不应该去对抗,它和重步兵一样应该运动起来作战,而不是打阵地战。肩甲下的手活动弧度更高于人类,可以使用各种武器从各种角度进行射击和挥舞。它也极具力量和耐久度,能轻易轰穿钢筋混凝土墙壁,砸穿坦克顶盖,破坏炮管等部件,并且可以抓吊住渡鸦穿梭机投下的绳索等,功能全面。

  提坦的腿部采用了反关节结构,该结构可以让提坦奔跑速度达到50km/h,标准重力下可以助跑跨过10米宽壕沟,可以跳上四米跳台,而反关节将吸收绝大多数冲击。并且当提坦蹲下抵御冲击或使用重型火力时,宽大的脚掌会向地面探出四十公分的固定钉。而每个脚掌下还有三个实心轮,脚后跟处有一个驱动轮,允许在道路状况良好时使用驱动轮前进,速度可以达到75km/h。

  作为机甲,其手足的关键性被考虑到,一旦战场上发生损毁,失去手臂失去了火力,但如果足部遭遇地雷与炮击爆破,提坦将失去行动能力。阿特拉斯无法解决腿脚双臂不受伤的问题,但他们在每一个关节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关节的连接处被重甲保护,如果腿脚受损,情况允许下可以快速空投备件来进行更换,理论上两个人就足以完成。

  提坦的外层装甲使用了复合钛合金以减轻负重,这种可靠的装甲完全无视轻火力,在弧光护盾系统的配合下对于中等程度的冲击波,破片和非正面射流具有良好应对力——但提坦装甲并不能抵挡任何重型武器的直接攻击,也不应该去抵抗。

  提坦的观测系统由先进的光电和雷达组成,在必要时提坦还可以在后脑加挂电子吊舱来增加其探测范围与执行电子战。提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战斗力量,它能极大强化行动小队的侦查与电子能力,并且由于主要目的为敌后作战,空骑士不得不面对危险电磁环境并完全从人联战斗网络里脱离,这时提坦的光脑就能就近与空骑士建立“战地局域网”,提坦的观测,计算将辅助空骑士的战斗效率。

  提坦的能源使用的是大型金泰电池,该电池通过光子裂变的方式能够一次性支持提坦运作48小时,高强度12小时的活动。

  提坦的后背有武器挂点,什么武器是由作战环境来决定的,一如装甲也可以进行外挂焊接来完成强化。阿特拉斯提供了一个主体,具体的运用需要士兵们自己去研究。

  提坦武备:敬请期待正文表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