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坍缩风暴·?天对地_人联荣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的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装甲兴起到天地协同,从信息化到网络化,最后发展到智能化无人机战争。

  这个世界的军事发展路线经过惨烈的三战在脉络上居然与人联不谋而合,先进电子与制造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在提高战争的效率,同时也增加着战争的成本——正如这世界上没有完美这一道理一样,同样作为智能战争老手的人联面对新苏联这个刚进门的新手更加清楚战争该怎么打,也清楚它的弱点在哪里。

  简而言之,若是不能在信息层面占据优势那么智能战争这一说法就是个笑话,当文明进入信息化开始战争的胜负就来的比传统的要快,纵然你有百倍的人数,但如果失去了视觉,听觉,以及中枢的指挥能力,百万大军的湮灭可能也只是瞬间,这是一个真正技术为王的时代,对此双方都非常有信心。

  “有领袖在,我们是无敌的。”

  这是奇点连的连长所言,而与此同时,苏联功勋近卫装甲师师长再一次端详了作战部署后,允许将作战下发到各级单位,并且这样对身边的参谋说道。

  “我们背后是莫斯科和基辅两个战区的鼎力支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无数的电磁波信号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都不需要你听取信号中的内容,但如果你能看清楚每一道信号的收发点,你就能判断哪里是节点哪里是成建制的部队,它们是怎么活动有着怎样的趋势。智能战争对信息带宽的要求就决定了苏军在战场上必须有充当节点的一体化信号中枢,它可能是埋设地面的基站,移动的指挥车或者更大可能是天上的预警机,因为预警机覆盖范围最广。

  因为有了这些指挥节点,庞大的人形部队才可以灵活地听从指挥行动,否则呆板笨拙的自律人形作战效率将非常低下。据说iop公司开发出的齐纳协议能够让人形之间相互链接减少通讯成本,但保守的军方并不信任这些未经检验的技术所以维持传统——啊,说起格里芬,从上到下似乎每一方都把它们给忘了,我们上一次获得的情报显示格里芬遭到了名为帕拉蒂斯的非法组织攻击,全部安全区沦陷,数位指挥官被杀眼下已经名存实亡了吧。

  不过这未尝不是好事,眼下的局势可不是一支pmc公司能够掺和的——尼古拉耶夫城市附近的平原上已经被灯火照得通明,字面意义上的钢铁洪流正在井然有序地行进。敌情尚不明了,但左右两支机动旅都接到了后方装甲部队遭到敌人隐身飞行器突防打击的报告,这片土地的天空从来没有这般地热闹过,无数的探照灯和雷达望向了天空,不时窜出腾空而起的导弹与炽红的防空弹幕,枪炮声一个小时以来从来没有停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