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 1_梁晓声自选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在地说,我早已将老师忘却了。

  偶尔忆起的,只是小学时期的一段往事,和一种关于他的淡泊了的情愫。

  那是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严峻的自然灾害的第一年。那一年我才十二三岁,细瘦的脖子插着一颗大脑袋。从城市到农村,共和国的一代孩子,如今被称作第三代人,被称作共和国的同龄人或长子长女的当年的我们,大抵是那么一副漫画式的模样。营养不良但精神豪迈。因为诞生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因为成长在红旗下。还因为我们的父辈从小都是放牛娃。曾将冻僵的赤脚在冬天踩进牛刚拉的粪中取暖。不是这样的父辈的儿子心理上总是不安泰,仿佛自己有罪过似的。唱“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是新少年的先锋”时,尽管底气不足,感情却非常充沛,也非常真诚……

  记得那一天我们学新课——《神笔马良》。

  “……老婆婆说:‘孩子,我已经许多天没吃东西了。我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我快饿死了。’于是,马良用笔画了一张饼。立刻,那张饼变成了一张真饼……”

  老师她背靠讲课桌,娓娓地读着课文,声音极低微。读几句,停歇片刻。好像她也许多天没吃东西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快饿死了。她原本秀丽年轻的脸庞,不但浮肿,而且青白。

  同学王小松,将课本打开立在桌上,隐蔽着自己,用削铅笔的小刀,一下一下削一小块什么坚硬的东西,削够了一小撮,就伸出舌头直接从桌上舔到嘴里。

  教室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女同学们听课文都听得入了神,不时咽口水,如同咽下她们在幻想中咬了一口的饼。

  发现王小松“搞小动作”的几个男同学,纷纷暗中向他伸手,并勾动手指,传递乞讨的信号。他那种津津有味儿的大快朵颐的样子,使他们馋涎欲滴。尽管都并不知道他嚼什么。

  王小松是个对谁都挺大方的同学,他不安于独自受用了。他将削下来的碎屑,一撮一撮分别包成一些小纸包儿,瞅准机会扔给这个一包儿,抛给那个一包儿。他没忘记我这个好朋友,虽然因为我坐在他后边隔两排,无法向他发出乞讨信号,他还是仗义地扭转身掷给了我一包儿。

  我打开一看,见纸上有字,写的是——这不是一般的豆饼,是我爸爸在骑兵团当政委的老战友托人捎来的!

  我们那时男女生合座。与我同座的女生,不禁斜眼瞧那一撮豆饼屑,我分了些倒在她一边桌面上。她摇摇头,不肯小猫小狗似的舔食。我的口水早快淌下来了,一舌头舔光纸上的豆饼屑,并让她看纸上的字。

  她还是摇头。

  我也只好随她爱舔不舔的,不再理会她。

  待我又看她时,却见她的腮在蠕动。她桌面上的豆饼屑失踪得一干二净。桌面上留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