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七章 长江两岸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了,就是因为没有需求或是科举产生的文官管理水平低下。

  至少在北宋熙宁变法后,朝廷群牧司用有差不多两亿亩土地,却只成了群牧司官吏手中发租赚取私囊的公产,这可不仅仅是弱宋不重军事的缘故,而是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市场,没有真正的需求啊。

  而如今的大明,市场经济随着被朱大昏君彻底激活,加上朱大昏君的刻意引导,不仅高大的战马有了需求,连牛、羊、鸡鸭都有了需求和市场。后几者的需求是因为农业改革而形成的大农场经济和大兴工商业改变一部分百姓的生活水平带来的,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权贵豪门用的。

  “至于粮食问题......”朱大昏君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似乎带着讽刺的语气道:

  “如今我大明臣民差不多有了两亿六千万了,其中光是一个应天府就用有700多万人口,上海商市拥有600多万人口,可是并没有大面积饿死人的事情,当然不排除有破产的乞丐,可是相比较过去,我大明普通百姓的活路可不仅仅只有种地这一条,他们还可以进入手工场、还可以出海......总之不会被饿死,而我大明从朕登基以来,就不予余力地鼓励大农场......而朕知道世人的私欲,所以才用军事命令的方式,在朕的家臣(骑士、府兵户)中实行,朕也亲自教导他们,时间久了形成了经济效应,那些土财主们也看到了其中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随着朕东征贱奴获胜,又逐步改革科举......算是一点点废除了秀才、举人的特权,就连现在我大明的科举也不是那个曾经的科举了.......

  所以土财主们没有了特权,只好开始精心经营他们的土地了,可是现在学着经营土地.....于是乎,很多土财主又破产了......

  但是由于成功形成了大农场经济,形成了规模效益,为大明工商业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等农副产品,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可以这么说,如今我大明的人均白面或是大米每日达到了四斤,奶制品和肉制品稍微低点,也达到了半斤,不过后者供不应求.....”

  曹变蛟虽然不懂朱大昏君的话,但还是点了点头,在他看来,中华历朝历代除了赵宋都是抑制土地兼并的,否则肯定会有很多人被饿死的。

  而如今的大明却是鼓励土地兼并的,可是粮食居然如此充足,还没有饿死多少人......真是奇哉怪也。

  朱大昏君知道曹变蛟不懂这个道理,也不怪他们,别说这个时代的人了,就是再过几百年这片大地上有大把的土鳖也不懂这个道理。

  在他们眼中,就应该人人分上几亩薄田,就能过上小康日子,还能被穿越者组织起来进行海外殖民事业,也不知道这些脑子怎么长的。

  就在朱大昏君胡思乱想的时候,苏丹太后拉着朱大昏君的胳膊说道:

  “陛下,您快看好多可爱的草泥马.......”

  她在奥斯曼的时候也见过这种生物,是从西班牙商人中买来的,也不叫草泥马,而是叫羊驼,这些天她也在夏宫里见过很多,才会被朱大昏君给带偏了......

  看着两个美人,朱大昏君就觉得自己快要被榨干了,这些日子几乎天天跟她们一起做多人运动啊......

  真是太辛苦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