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撤离南京_抗日之红颜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侧面阻击接近的114师团。

  雪狐的任务完成,利用机动快的特点,从侧翼向114师团发动进攻,牵制日军的行动。掩护第三十六师集结,准备撤离战场。随后接到萧山令的命令,两个小时后,部队撤出南京,向郭庄集结。

  此时,第三十六师在简单的打扫战场,第6师团残部已逃出城,暂编军并没有追击,打扫战场也不过是一场毁坏武器,炸毁大炮和收缴子弹,处死伤兵的行动,这样不彻底的打扫当然很快。

  接到萧山令的命令,宋希濂虽然很遗憾,但也清楚,时间对暂编军太重要了。立即下令停止追击,部队集合连战场都不打扫了,带着部队立即向城门方向转移。

  对中国军队这种虎头蛇尾的作战方法,朝香宫鸠彦王没算计到,各师团也不敢冒进。中国军队不进攻,他们已感到万幸,立即也停止进攻,准备等到天亮再进攻。

  可是,当天色露出微光的时候,南京城里已经静悄悄的没有了声音。一夜之间的激烈战斗,仿佛被太阳消融的冰雪,没有了一点声音。能听到的只有那些没死,受伤的人发出的惨叫声。

  所有部队从三座倒塌残破的城门离开,向郭庄前进。这支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担架队,无论是哪支部队的,只要没死就被用担架抬走,这也是一个特色。

  一般部队转移,伤员都留下养伤,或者提前转移。连萧山令和宋希濂都不明白,薛茹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把好几千伤兵全部带走,这样严重拖慢了部队行军速度。

  薛茹以她机智的头脑,暂编军取得的辉煌战果,确定了她无上的权威。谁也没有争辩,同意这样作。那些被临时征用的南京百姓,虽然十分不满,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加入抬伤员的行列中,好在还有不少是士兵抬着的。

  这些倒在担架上的士兵被感动的流眼泪,今后让他们为薛小姐去死,都会毫不犹豫。这样的指挥官哪有?这种情况下都没有丢下他们。

  对此,宋希濂和萧山令他们认为,薛茹在赢取军心。这些伤员一旦好了,必将是薛茹的最忠诚士兵。可是,谁都不知道,薛茹真正害怕的是南京大屠杀,城里已没有多少百姓了,而日军伤亡这么大,这些伤兵留下,恐怕都得死。所以,不管多困难,也要带上他们一起走。

  上午七时以后,这支也很狼狈的军队行军开始困难起来,日军准备进行最后攻击的飞机,开始拦截这支部队。上万人的部队,不得不走走停停,躲避日军飞机空袭。

  这一路上,最忙的就是欧阳萨日的高炮连,六辆高炮车还剩四辆,来回跑,不断和鬼子飞机打游击。虽然只有四门高射炮,但他们能随时移动,对日军飞机也构成不小的威胁,让日军不敢低空轰炸,只能高空投弹,这样一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