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一章,英国鱼塘_法兰西之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寒碜了。

  当然,明年还有物理和化学的评奖,但是,英国人盘算了一下,除非牛顿爵士复活,否则,物理奖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推动了电气化时代到来的约瑟夫只要参加,那这个奖就肯定是他的;至于化学,如果拉瓦锡先生参加,嗯,那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而英国呢,还是只有看的份,甚至都没有底气说,这个评奖太偏袒法国人。这真是寒碜,真tm的寒碜!于是在一些报纸上,立刻就出现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这个国家怎么了?为什么我们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沦落至此?只一定是……”

  这当然不是体制问题。在这一点上,英国的媒体是相当的自觉的。无论是托利党,还是辉格党,还是新托利党,都很清楚,无论怎么斗,都不能真的把这个台子斗垮了。不能吃饭砸锅,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非常有底线的,这底线就是:联合王国的体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乃是历史的终结,是终极的真理,绝不允许怀疑。

  既然体制没有问题,那就只能是体质的问题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这一届的人民不行,居然一个数学天才都没有出!

  于是各家报纸自然就痛斥英国的年轻一代,说他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你看看人家高斯,再看看你们,你们不脸红吗?然后这些报纸进一步指出,他们再不好好悔改,再不努力学习,马上就要被法国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知道不?

  英国的大学生们自然是不服气的,他们觉得,自己其实也是很认真的,而且你拿谁比不好,你拿高斯这种变态来比!这家伙在去巴黎大学之前,就已经很牛很牛了好不好?再说了,高斯的老师是谁?约瑟夫·波拿巴!再看看咱们这里的老师,哪一个赶得上他的?

  对了,你们看过《柳叶刀》上的那篇划时代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没有?啊,你们肯定没看过。在英国,做记者的普遍没文化,哪里会去看这样的东西?嗯,卡罗尔医生在那里承认了,整个构想和研究方向都是波拿巴院长提出来的。说把高斯的那个位置换成我,那我也行,这话我们不敢说;但要说把卡罗尔的那个位置换成我们,那我们还真敢说,我上我也行!可是英国有这样的好老师吗?波拿巴院长将这样的荣誉都让给了自己的学生,换了在英国,就算有了这样的一篇论文,说不定,卡罗尔的名字也会被丢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完全是你们这些前浪不行呀!

  既然大学生们认定,英国在科学上落后了,主要是因为前浪不行,那么最好的,最合乎逻辑的事情当然是干脆去法国求学好了。医学就不说了,自从“《柳叶刀》论文事件”之后,学医的人,不到法国去学习一下,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