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亮剑精神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他们敢于亮剑,名为败退,实则心志从未败过,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才是邓州营一战封神的关键!”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唐奕扫视赵祯与王德用。“大宋军人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是缺少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

  王德用听的热血沸腾,到底是文化人啊,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听着提气!

  “说的好!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大郎这个意思。咱大宋现在的军伍,还真就是没了开朝的那股子心气,都是些不懂装懂,瞎指挥的软蛋!”

  赵祯听的这个尴尬啊,他爹和他爷爷就都属于不懂装懂,瞎指挥那一伙儿的!

  “咳咳”赵祯清了清嗓子。“那依大郎的意思,如何让大宋军人既找回血性,又能”

  好吧,赵祯想说,又能控制得住。

  怕武人作乱,这已经是赵家印在骨子里的恐惧了。

  大前提是稳定,之后再说什么兵魂、血性之类强军的话。

  唐奕一叹,这也是没办法的,老赵家除了太祖,就都是“怂将”带出来的,自然都是“怂兵”。

  “若想彻底的强军塑武,非一日之功也。”

  大宋的军制是从根儿上就坏了的,想靠几句口号,一点后世带兵手段就彻底扭转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

  见赵祯神情一萎,唐奕又道:“但是,陛下莫急,咱们可以先把邓州营这个标杆树立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大加宣传,以提震士气。然后再加上一些”

  “加上一些什么?大郎直言便是。”

  既然赵祯都让说了,唐奕也没什么好矜持的了。

  “草民想从邓州营的将士之中调出几个,来观澜书院任教。”

  “书院任教?!”赵祯心说,你可真敢想啊!让武人去教文人?那还不得吵翻天?

  “是的!”唐奕坚定道。“草民是这么想的,陛下也看到了,观澜这批学生,不说千古仅有,但也差不太多了,将来必定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

  “再加上文人监军的传统,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改变的,早一点接触军伍,早一点了解什么是兵,什么是军队,对他们,对大宋,都是有好处的。”

  “教些战法、战略也就够了吧?”

  赵祯还是觉得不妥,毕竟以武带文,在大宋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王德用插话道:“陛下不知,文官就算再懂战法,再精战略,不懂得什么是兵,不知道手下的军将想的是什么,也一样带不出一支强军。”

  “那这”赵祯苦着脸一摊手。“让朕如何去和朝臣们说呢?”

  “陛下!”唐奕躬身一揖。“观澜是民学。”

  话下之意,用不着您跟文臣们说什么,我们是民学,怎么折腾他们管得着吗?

  “那就”赵祯一咬牙,“大郎去做吧!”

  “陛下放心,若朝臣鼓噪,都推给草民便是。”

  “且安心做你的事情吧,这点事儿,朕还能帮你扛一扛!”

  既然下了决心,同意了唐子浩的建议,那赵祯就不能任由观澜被文臣构陷,而自己躲了清闲。不然,会寒了观澜人的心。

  “你且下去吧!”

  “草民告退。”

  “对了,看看还有空院儿没有,腾出两套,明日汝南郡王和北海郡王要搬过来。”

  “没有!”唐奕一瞪眼,都不管这是皇帝吩咐了。“就一套,北海郡王来了有,汝南王就没有!”

  赵祯被他弄乐了,这小子使性子就从来不分场合。

  “没有也得有。皇后临盆在即,他二人身为皇族大宗正,是一定要在场的!”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