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9章 配套系统!_重生之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大量砸钱开发,因此较早的拥有了更好的弹药生产技术。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同时生产工时很长,鹰酱生产的一枚高性能穿甲弹综合成本足以生产五枚苏制穿甲弹。

  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冷战巅峰时期,北约也不过是在前线部署了8000多辆各型主战坦克,而苏修最多的时候部署过25000多辆,其中还大半装备着125mm火炮。

  苏修为对付艾布拉姆斯、豹2A4这种的北约这些加装了类似约翰牛“乔巴姆”复合装甲的新锐主战坦克也是研制了多款穿甲弹。

  虽然兰克乌手中掌握的了1991年定型投产的这种穿甲弹的技术图纸,这种穿甲弹即使和鹰酱1991服役的、号称“冷战最强弹”的穿甲弹相比差距都不太大,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的顶尖水平,不过这么多年来这边没办法生产这种穿甲弹了。

  其实这款穿甲弹才刚刚定型服役几个月的还没来得及开始量产,这个红色帝国就解体了,而且这种穿甲弹的材料只有大毛才能提供。

  所以兰克乌这边能生产的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量产型的穿甲弹,这跟西方国家量产型的穿甲弹存在着技术代差。

  其实之前苏修在穿甲弹的研制上知道自己在材料技术和弹药技术上是不如这些西方国家的,所以绞尽脑汁地在穿甲弹的弹药结构和弹体结构上下功夫,让自己的穿甲弹在性能上上靠近西方国家穿甲弹的技术水平,算得上是一种取巧的思路。

  直到现在大毛方面才开始量产90年代初那种设计出来的穿甲弹,而兰克乌这边却是无法进行生产的。

  其实兰克乌这边不仅仅在穿甲弹方面的研制能力下降得厉害,就连普通火炮弹药这边也成了大问题。

  前段时间华兴防务集团的技术团队通过调查了解到兰克乌自行设计制造的的火炮炮弹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生产这种榴弹炮的工厂因为被逼着使用国内的较高韧性的低碳钢,造成弹丸爆炸后破片较大,制造的炮弹爆炸后大概会产生100个破片,而按照苏修的标准这种炮弹要产生1700到2000个破片,差距非常巨大。

  而且这种炮弹也比之前苏修时代制造的炮弹超重,这样的重量差异必然会造成射程、精度等种种问题,而且也没有进行弹丸的内部压力和惯性力矩、重心的测量,装填的炸药也不能满足长期储存的需要。

  杨杰对兰克乌这边这种研发力量不足,生产管理混乱的情况其实是很不满意的,这边众多的设计局手里有着大量非常不错的技术资料,但是却无法生产出来也是让人颇为无奈的事情。

  杨杰想自行设计制造火炮系统和主战坦克在内的武器装备,不过在国内只能提供子系统部件,市场空间空间不大,还要跟两大地面武器集团公司竞争,而且军方也不愿意让华兴防务集团涉足这个产品领域。

  也是这些原因,所以杨杰这次才接手兰克乌的这些军工集团,他也是非常希望将这边的军工体系重新建立起来的。

  既然杨杰要研制新型的主战坦克,那么坦克火炮系统和配套的弹种那也是要全力跟上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